扎根鄉村沃土,支付賦能振興
文章作者:德化聯社01文章發布時間:2025年07月15日
今年來,德化農信聯社始終錨定“農村金融、普惠金融、綠色金融”三大金融主力軍定位,以支付服務為紐帶深度融入鄉村振興戰略,構建起“線上線下融合、產業生態聯動”的農村支付服務體系,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鄉村沃土,繪就出一幅支付賦能、產業興旺、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新圖景。
普惠網絡織密鄉村:金融服務觸手可及
“以前繳水電費要跑老遠,現在在家門口的服務點就能辦,太方便了!”這是猛虎村的村民對金融服務變化的真切感受。
長期以來,德化農信聯社便依托鄉村便利店、衛生所等場所,打造66個普惠金融服務點,集成小額存取款、轉賬匯款、水電費代繳等基礎功能。近年來,創新推出的“福農驛站+普惠金融服務點”模式,更是整合了政務服務、電商物流、民生繳費等資源,讓村民享受到“金融+N”一站式服務。自2019年至2025年6月末,普惠金融服務點累計辦理業務超16萬筆,交易金額達5679.14萬元。昔日困擾偏遠山區的支付難題,如今已化作“抬腳就能辦”的便利,真正打通了金融服務“最后一米”。
產業鏈上精準滴灌:特色產業煥發新機
德化陶瓷是當地特色支柱產業,如何讓支付服務跟上產業轉型步伐?德化農信聯社以支付為紐帶,緊扣陶瓷產業全鏈條支付需求,打通“支付-融資”閉環。
針對陶瓷產業集群特點,德化農信聯社堅持陶瓷產業上游-中游-下游“三端覆蓋”,推出“企建貸”“新質貸”“大師貸”等特色產業貸款,聯合電商協會推出“福商·電商貸”,助力2882家企業開拓“陶瓷+直播”新業態,授信超13億元,為企業提供從廠房建設到生產銷售的全流程支付支持。茶具城及瓷藝城是德化兩大陶瓷特色商街,德化農信聯社累計為160家地處商圈的陶瓷商戶配備支付二維碼,并在茶具城打造云閃付示范商圈,助力傳統陶瓷制造業加速向“實體制造+電商銷售”一體化轉型。從窯爐邊的生產車間到直播間的帶貨現場,金融服務讓千年瓷都的“土與火”藝術,在現代支付體系支撐下煥發新活力。
數字賦能激活潛力:消費產業雙向發力
“手機一掃就能付款,還有周六滿減活動,買東西、賣特產都方便!”在龍南市場經營土特產的王女士,對商戶二維碼帶來的變化贊不絕口。
截至2025年6月末,德化農信聯社收單商戶10344戶,覆蓋政府單位、中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等各類主體,依托網點遍布各鄉鎮、服務滲透各鄉村的金融優勢,將線上金融服務延伸至田間地頭,為鄉村旅游、農產品電商、手工作坊等農村特色產業筑牢支付根基,形成“支付-數據-金融”的生態閉環。同時,支持17家企業的53款陶瓷及農副產品上線福建農信“福農e購”平臺,讓本地特色產品順著數字“高速路”走向更廣闊的市場,激活農村消費潛力,點燃產業發展的新引擎。
從田間地頭的便捷支付到產業鏈上的精準賦能,從鄉村支付的效能提升到數字經濟的蓬勃興起,德化農信將持續以福建農信“三個三戰略”為指導,深入實施“黨建+金融助理+多社融合”發展戰略,以支付服務為筆,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繼續書寫金融助力的生動篇章。